• 报到

登录
首页
人民英雄纪念碑
英烈名录
英雄名录
抗疫英雄
寻找英雄

陈东华

职务: 战士

家庭地址:

出生日期:1930年   逝世日期:

详细事迹

 战争时期,他先后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出生入死,先后获得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和平年代,他脱下军装,收起所有荣誉,回到家乡务农,在基层发挥自己的光与热。

  64年来,凤阳县大溪河镇原中国人民志愿军24军70师210团退役老兵陈东华坚守初心,不改本色,深藏功名,默默奉献家乡的事迹被传为佳话。今年7月26日,陈东华被授予“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

  1930年3月出生的陈东华,家境贫寒,8岁开始帮人做工。 1949年1月,凤阳县解放,年仅19岁的陈东华参军并很快入党,在大别山区剿匪作战中表现英勇。 1952年9月,在抗美援朝战斗中他立下战功。

  1955年10月退伍后,陈东华被分配到石门山国有林场当工人,但他放弃拿工资返乡当起了农民,不久担任小侯生产队队长,一干就是20多年。

  在担任生产队队长期间,他一心为公,村里路坏了,他拉着板车拖来石子垫上;沟渠不通了,他扛着铁锹去修通。只要是队里的事,他总是冲在一线。

  陈东华为人正直,家里并没有因他是生产队长而沾光,家里曾一度是队里的穷户。“我7岁那年,蚌埠部队医院免费给农村儿童做小儿麻痹手术,家里想送我去但没有路费。有人就让父亲去找公社要点钱,父亲坚决不同意,说不能给政府添麻烦。最后还是亲戚凑齐了路费,给我做了手术。 ”陈东华的二女儿陈传珍说。

  1958年,凤阳县征集民工到临淮关修铁路,他带头参加,一去就是3年多。他发扬部队艰苦奋斗作风,不怕苦、不怕累,事事冲在前。

  1991年,淮河流域遭受洪涝灾害,小侯生产队受淹,上级拨发救灾物资,陈东华一一向村民们分发,发到最后,还剩下一小袋盐,有人说:“一袋盐就1块多钱,你留下吧,算是大家给你的奖励。 ”陈东华却说:“那怎么行呢?平均分了。 ”他从家拿来小勺子,把盐按户均分。

  陈东华作为一个老党员,始终参加基层组织生活,只要村党支部通知开会,无论家里有什么事,他都按时参加。 “虽然80多岁了,但召开党支部会他总是早到会,总在会上提出很多好意见。 ”大溪河社区党支部书记向开敏说。

  隐藏功名返乡务农后,陈东华一直没有向儿女们提起自己的英雄事迹,也没有向组织上提起立功的事情。他把立功证书和军功章保存在一个木箱里。后来由于搬家,他的立功证书被雨水打湿弄坏了,为此心疼了很久,子女们才知道他的赫赫战功。

  现已90岁的陈东华,腿脚不灵活,和他相守64年的老伴卧床不起,家境依旧清贫。他却说:“我是共产党员,我要坚守共产党员的本色。 ”

 

其他英雄

  • 史砚芬 巡视员

  • 郭子斌 军人

  • 贠宝山 卫生员

  • 王宗昌

  • 黄家富

  • 武霖

  • 罗平

  • 潘东升 福建省公安厅党委原委员、福州市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

  • 王耀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的创始人之一

  • 潘自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家、中国核工业功勋奖章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