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到

登录
首页
人民英雄纪念碑
英烈名录
英雄名录
抗疫英雄
寻找英雄

谭竹青

职务: 心系社会 服务百姓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等26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和奖项。

家庭地址:

出生日期:1931年   逝世日期:2005年

详细事迹

【党史课堂】“孺子牛”奖获得者——谭竹青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百年历史,蕴含着宝贵的思想结晶和精神财富。麻城新女声微信公众号推出《党史课堂》栏目,让我们一起重温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从中汲取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推动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今天要讲述的是巾帼英雄谭竹青的故事。她是居民委员会主任,被群众誉为“小巷总理”,民政部授予她最高奖项“孺子牛奖”。她是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谭竹青是位居民委员会的主任,被群众誉为“小巷总理”,民政部授予她最高奖项“孺子牛奖”。她是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谭竹青1931年出生在吉林省长春市,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1975年的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56年以来一直担任长春市东站街道十委居民委员会主任,1979年起兼任党组织书记,在社区基层岗位上她连续工作了48年,凭着一种责任感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为社区群众办了许多实事,被社区居民称为“小巷总理”。



上有国务院,下有社区办。这话不仅常挂在谭竹青的嘴边,也落实在她的工作中。上任之初,东站十委社区还是一片棚户区,相对贫穷,且居民受教育程度不高,谭竹青接手的东站十委社区更是面临八大难,子女入托难、买早点难、出门行路难、看病就医难、维修房屋难、理发难、孤寡老人生活难,待业青年安置难。谭竹青带给东站十委社区的变化是从解决买早点难,创办如意小吃部开始的,一穷二白的居委会根本拿不出钱建门市房。于是谭竹青就带着居委会工作人员去河边挖沙子,到处捡砖头,拿出自家的锅碗瓢盆,最后她又掏出自己和老伴的养老钱,这样如意小吃部终于开张了,如意小吃部有了些流动资金,谭竹青就惦记着为居民解决下一个难题。



在得知居民上下班时,抱着小孩挤公交车的艰难后,谭竹青就想着办个幼儿园,解决社区居民子女入托难问题。幼儿园的设计图纸显示,要是能把谭竹青家一间10平方米的房屋拆除效果更好,谭竹青当即拍板,拆!拆房之前她的家属有点想不通,对谭竹青说:您干工作我们支持您,您不管家里的事儿,我们管,可您怎么也不能把家里的东西都拿出去啊,这就是谭竹青的作风,再加上全家都怕她,最后,还是把那间房拆了,此后谭竹青一家七口就蜗居在不到15平方米的小房子里长达10年。后来谭竹青又发现家长下班和学生放学之间有一段时间差,她就请大学生志愿者每天下午四点到六点到社区综合服务大楼的二楼辅导孩子们做作业,六点中由家长把孩子接走,这两个举措解决了社区双职工父母的大难题。



东站十委社区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菜市场,居民买菜很不方便,后来又赶上大批职工下岗,这两个叠加的难题在谭竹青手中又一次迎刃而解,她挨家挨户的动员下岗职工再创业,保证给他们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在她的努力下,社区很快建成了便民市场,既方便了老百姓买菜,又帮助下岗工人解决了就业问题。社区居民骄傲地说,在十委有下岗无失业,居民幸福的背后是谭竹青孜孜不倦的身影。



谭竹青带领居委会工作人员从一家小吃部开始艰苦创业,居委会拥有鞋厂、服装厂等17家企业,固定资产达2000多万。有了钱居委会办起了幼儿园,养老院还为社区内,部分困难群众解决了医疗教育问题。48年从穿着花布衫扎着两个小辫的小姑娘到白发苍苍的74岁的老人,谭竹青从小事做起,用燕子垒窝的精神,小事变大事,一点点改变了十委社区的大面貌。



2005年12月3日,老人因病逝世,她用近半个世纪的行动谱写了勤勉为民的感人篇章。



 



其他英雄

  • 苏培祺 辅助人员

  • 汪乾钟

  • 滕逸鹤 公务员

  • 董健 一级警长

  • 韦国清 建国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主持全军的政治工作

  • 郭玠 党委书记

  • 王德林 总司令

  • 罗布扎巴 所长

  • 殷农 安庆市公安局原三级高级警长